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的意见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
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保障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以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等级规格、包装储运等为重点★■,率先在优势区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不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现代检验检测手段,加大监测监督力度,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请各地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并于每年年底将贯彻落实情况报送我部。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要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细化目标★◆、分解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分工意见和实施方案。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各项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办落实■◆,抓紧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发展变化情况★◆■★◆,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农村部党校)
利用新闻报道、展示展销、会议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在广度和深度上强化对各类优势区和优势农产品建设情况的宣传,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参与、关心■◆◆、支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的良好氛围。大力加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宣传和培育,提升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拓展优势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及时总结各地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形成争先创优的发展环境,实现以点带面,加快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优势农产品空间布局◆■★◆、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这些对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形势下扎实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工作★★◆,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出以下意见。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增强优势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力争优势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统筹安排各类农业建设项目,鼓励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流通储运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向优势区聚集■★,有针对性地加强优势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农机具的开发应用,优化装备结构,提高优势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装备保障水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努力构建多方参与、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工作。
根据各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鼓励其发展的产业政策,在良种供应、基地建设★◆◆■■、技术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信息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对优势区和生产者给予财政补贴、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引导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示范引导专项,在不同优势区选择若干核心区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实现率先发展。要研究制定已有政策向优势区倾斜的具体措施,并认真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优粮工程、棉油糖生产基地★■◆■、动植物保护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等主要财政专项重点向农产品优势区倾斜★◆★◆。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五是加大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力度■■■★◆★,积极促进优势区农产品产销衔接■★■。着力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发展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畅通优势农产品流通渠道。积极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国内外市场营销平台◆★◆◆,加强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促进产销衔接。重视开展农业信息采集,加快开发信息资源,强化优势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发布■◆◆★★■,延伸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强化服务手段■★■,确保为农民、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加便捷、有效。
各级农业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毫不松懈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我国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实践证明,区域化布局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行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能够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区域的发展格局,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生产组织化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因此,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是我国在人多地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现实情况下■■■,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切实发挥农业部门在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带建设中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功能,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科技、金融、保险等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生产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争取将优势区和优势农产品各项相关建设纳入各类涉农规划■◆、资金安排方案,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形成推动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合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突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制约★◆◆★◆■,扎实推进优势区建设。
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努力提高优势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围绕产业整体开发,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密切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链接,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程度,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加速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积极引导和扶持优势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引导和鼓励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优势区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结果的通报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需要◆■■■◆★,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为重点,加大优势农产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切实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为载体◆★■◆■■,以主体培训为手段,努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农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促进知识、技术、信息等进村入户,全面提高良种覆盖率和产品优质率。围绕优势区域、优势产业,立足现有建设基础,针对产业发展突出问题,科学设定区域性、专业性创新分中心或基地,统筹考虑基地建设★■■、运行保障和科研项目等经费投入,强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不间断地抓下去。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农产品供需的阶段性特征■★◆,遵循产业发展和优势产业带建设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整合升级◆■,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为保价格促生产、稳粮食保供给、促增收扩内需做出更大贡献★◆◆◆■■。
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生产力布局;既要重视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又要重视农产品市场销售◆★。特别是在当前内需增长乏力、外需空间萎缩的背景下,更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营销促销工作力度,防止出现农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二是坚持合理分工与统筹协调相结合。综合考虑资源、区位■■◆、市场与基础条件等因素,根据不同农业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优势区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扶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各优势区种养业生产与加工◆★◆◆■、流通等环节相互衔接■◆★,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切忌脱离全国规划搞大而全★■◆、小而全■■★■★◆。三是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在大力提升优势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尤其是多种农作物竞争水土资源矛盾突出的优势区,要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坚决淘汰非适宜区种植,调整压缩非优势区域◆■■◆,做大做强优势区域,防止资源过度利用和掠夺式经营。四是坚持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促进产量增长★◆◆★◆★,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采取价格干预■★★、应急收储■■、鼓励出口等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农产品价格,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一)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个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深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要求,2009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指明了方向★◆★★,作出了战略部署◆◆◆◆,必须深入贯彻落实。
(三)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是应对当前形势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2009年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最大的一年,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能力,增加国内国际市场份额,拉动农产品需求增长,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为应对时艰、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